菲律宾蛤仔南北谱系分化及温度适应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
 发布时间:2025-09-11   浏览次数:17

  近日,团队系统揭示了菲律宾蛤仔在中国沿海的谱系格局与生态适应机制,相关成果以“Geographic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adaptations of Manila clam (Ruditapes philippinarum) along the Chinese coast: Insights from migration dynamics and gene flow”为题在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期刊发表。

  研究依托SLAF-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,对我国典型产区蛤仔种群开展了群体遗传学分析,结果表明:蛤仔北南分化明显,瓦房店、长海獐子岛和山东莱州的群体构成北方谱系,而福建连江群体则归属南方谱系;人工育苗影响显著,跨区域引种与苗种流通加速了遗传混合,导致部分地方群体遗传结构模糊;南北方群体在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上存在差异,温度是驱动蛤仔适应性分化的关键环境因子。该研究不仅为蛤仔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,也为蛤仔抗逆育种与适应性进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  该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、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、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和大连市杰出人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2351989424003962#gs1



撰稿人:谭月

责任编辑:霍忠明、董君临

审核发布:刘宪杰

 


Baidu
kaiyun官方网站手机版